top of page

【電影與新聞的矛盾共鳴 迴旋於手段和目的之間 《白日之下》導演簡君晋:但是不是代表,我們不再擇善固執?】



2015 年,《明報》偵查報道,揭發劍橋護老院將長者脫光衣服後,推至露天平台排隊洗澡,引發社會關注私營護老院成「虐老院」;2016 年,《香港 01》相繼揭發私營殘疾院舍虐待院友,其中一間涉事院舍「康橋之家」被形容為「人間煉獄」,八個月內六名院友離奇死亡,院長亦涉嫌性侵女院友。事隔多年,因為《白日之下》上映,這一連串事件,又回到鎂光燈下。


「可能大家很快就會被其他事情蓋過了,就忘記了,但我自己是沒有,一直都會想着。」導演簡君晋自言,深刻的情緒一直揮之不去,憤怒過後,是更多叩問,「我們所謂的正常人,有冷氣、有瓦遮頭;但是為甚麼有人在同一個城市下生活、甚至乎生存,是可以這麼沒有尊嚴,為甚麼會有這麼不公義的事情發生呢?」


但簡君晋沒有就此把戲內的記者,塑造成正義的化身,反而角色部分行為,甚至碰觸到新聞倫理的逆鱗;而電影對弱勢的描繪,亦引來質疑聲音。他承認,創作過程中不乏掙扎,「你好像很想做一件事,但是你不知道最後的結果,出來是怎樣的,是否最後都會有傷害呢?」


*****

事件被揭發後,簡君晋邀約負責其中一宗偵查報道的記者,了解報道的過程,及記者的心路歷程,「看到了很多掙扎在中間,從那一刻開始,我就覺得可以從記者角度去看那件事,就開始了整個《白日之下》的創作。」但劇本完成後,尋找投資者並不順利,期間他接拍了 ViuTV 劇集《IT 狗》,也暫時把《白》放下,「(劇集播出後)很多人叫我放棄,不如拍喜劇更好。」直到五年後,劇本去到「天下一」手上,才終於有開拍機會。


「十年之後,還會不會有記者?」劇本沉澱五年 世界已經變樣

沉澱五年,現實世界已經變了樣。《蘋果日報》、《立場新聞》、《眾新聞》等相繼關閉,香港新聞自由倒退,私營殘疾院舍的狀況,同樣沒有太大改善,制度並沒有被報道撼動。電影上映的前一段時間,「康橋之家」前院長張健華涉性侵女院友的案件開審,但只是民事訴訟。案件的刑事審訊,早於 2016 年,因事主患創傷後壓力症及智障,不適宜出庭作供,控方撤控而完結。


電影描繪的偵查記者和弱勢社群,恰巧都是在今日香港,被邊緣化的香港人。雖然作品姍姍來遲,但簡君晋直言,相信在這個時代觀影,又會另有感受,「好像劇本都會一起成長。五年後再拍,同一個對白,同一個場景,因為大家承受的、面對現在社會的各樣事物都不同了,中間已經經歷了這麼多事情,所以很多感受都會不同了。」


「你以為可以改變世界?」觸犯傳媒倫理 基於角色人性

上映之後,既有讚賞,也有質疑。戲中主角,偵查組記者曉琪(余香凝飾),在「放蛇」與採訪過程中的手法,也涉及到傳媒倫理的爭議,例如嘗試以金錢來誘使院友「爆料」,「有很多你們以為是假的,甚至有些記者說,『怎麼會這樣』的東西,反而有可能是在真實世界出現了。」


「戲中的曉琪,是不斷被院舍的人,或不同的角色衝擊到她,其實是旅程一部分,她開始做一些已經不是很理性的行為。例如有一場是講她沒有 fact-check,如果記者看,一定覺得有沒有搞錯,但在顧及電影的 character 上面,是有些設計在裡面的。我想說的是,曉琪開始會不理性地做一些行為,希望幫到人,那場戲是這樣設計的。」


「你覺得很離譜?這種事每天都在發生」營造震憾效果 並非消費苦難

改編真實的悲劇,也容易會被質疑是消費苦難。這也是簡君晋在創作及拍攝期間,一直思考的事,「每個崗位都知道,我們是不可以消費任何人,當然,原來做出來可能各人有不同的感受,(但)我們很克制,不希望用任何別人的痛苦,成為了一套戲的賣點。」


電影中,長者被推出天台全裸洗澡的一幕,是某些「消費指控」的來由,「那場戲我們用了慢鏡,想看看他們的表情,不是說要慘,而是他們為甚麼可以在日光之下毫無尊嚴。跟演員溝通時,也是說你們是感受到絕望、但又已經習慣了的。與配樂去談的時候,我們需要做到震撼的效果,但是不能夠花巧,我希望觀眾是感受那個重量,而不是炫技,如果是這樣的話,我會很討厭自己。」


「我自己也經常質疑、經常 evaluate自己,但是到最後,我覺得起碼,我對自己坦誠,我們都很坦誠地,將這個矛盾放進了電影裡面。」


「不要為一個正確決定而內疚」踐行公義之後 可能換來傷痛

在最後一幕,偵查報報刊出之後,院舍被「釘牌」,院友們頓時失去居所,曉琪則遭到來自院友及家屬的埋怨與謾罵。簡君晋記得,五年前與負責報道的記者碰面時,他問到報道刊出後,是否很多人感謝他們,記者的回答讓他反思良久,「有些人都會很多謝他們,但那些家屬是用粗口去罵他們。有收到 message,也有去到現場時,是指着他來罵。」


這段對話內容,收進了電影的結尾,「其實記者有時候…我們做好像很公義、很善良的事的時候,未必有獎賞,未必有所謂光環。而其實換來的,可能是更大的傷痛,對人或對自己。但是不是代表,我們不再擇善固執呢?電影人也會有這一個矛盾。」


於是,作為最後的註腳,在曉琪面對院友及家屬的罵聲時,姜大衛飾演的通伯,說了這句話:「唔好為咗做啱一件事而內疚。」


編輯|劉偉程

美術|joylee

0 次查看0 則留言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